砂石是指砂和礫石的松散混合物。在地質學上,粒徑在0.074~2mm的礦物或者巖石顆粒,有一個名稱就是砂,粒徑大于2mm的礦物或巖石顆粒稱為礫石或角礫。石料密度在1.3噸/立方米到1.6噸/立方米之間,1立方米的石頭在1.3噸到1.6噸之間,不同的石頭有不同的密度。因此,1立方米石頭的噸位也不同。
在自然界中,巖石經過風化、剝蝕和其他表面作用后被破碎并分離成不同大小的顆粒。在水、風、冰川等的作用下,這些顆粒被輸送和堆積,形成一層沙礫。四紀以前(200萬至300萬年前)形成的砂礫石層基本上形成了巖石,即各種砂巖、砂礫巖等。但四紀形成的巖石中,沒有一塊固結成巖石,即各種砂礫石、礫砂、砂礫石等,也沒有四紀松散堆積物。天然砂和礫石,也稱為天然砂。
根據生產來源的不同,砂石可分為河砂、海砂和山砂。山沙表面粗糙,顆粒棱角分明,含沙量高,有機雜質含量也多,質量差。海砂和河砂表面光滑,但海砂含鹽量較高,對混凝土和砂漿有一定影響。河沙更清潔,用途廣泛。